一副扑克牌里的锦绣山河:当旅游风景遇上纸牌艺术
2025-09-20 16:15:55 责编:www.leyougo.cc

一副扑克牌里的锦绣山河:当旅游风景遇上纸牌艺术

一副扑克牌里的锦绣山河:当旅游风景遇上纸牌艺术

周末收拾书房时,我在抽屉深处翻出了一副特别的扑克牌——不是普通的扑克,而是印着全国各地风景名胜的旅游纪念品。摩挲着微微泛黄的牌面,突然意识到这小小的54张纸牌里,竟然藏着大半部中国地理图志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在黄山脚下的小店里,那位银发店主说的话:"现在的扑克牌啊,早就不只是赌具了,是能揣在兜里的山水画册。"

这副"锦绣河山"系列扑克确实特别。黑桃A是巍峨的泰山日出,红心K成了桂林象鼻山的剪影,方片Q化作敦煌飞天壁画,梅花J则是张家界的奇峰异石。每张牌角标注着景点名称和所在省份,背面统一印着中国地图轮廓。记得第一次拆封时,我和朋友们竟忘了打牌,反而像地理课代表似的互相考校:"梅花7是哪个景点?""哈哈,连壶口瀑布都认不出来!"

这种风景扑克最早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。当时黄山旅游局的王科长跟我聊过,他们最初只是为了解决景区宣传册太重的问题。"游客总不能扛着画册爬山吧?"于是想到了便携的扑克牌。第一批试水的黄山风光扑克,在索道站卖得意外火爆,其他景区纷纷效仿。现在你去任何5A级景区的纪念品商店,准能找到两三款不同版本的风景扑克。

仔细对比会发现不同产地的扑克各有特色。江浙一带喜欢用丝绸质感牌纸,印着水乡古镇的牌面总泛着绢布光泽;西南地区的扑克偏爱夜光油墨,丽江古城的夜景牌在暗处会幽幽发亮;而东北景区则把扑克尺寸做得稍大,好让雪乡的雾凇细节更清晰。这些小心思让收集不同版本成了乐趣,我书柜里就收着十七八个省份的风景扑克。

最妙的是这些扑克总在你不经意时派上用场。去年带侄子写暑假作业,正愁怎么讲中国地理,突然瞥见茶几上的扑克牌。我们把所有牌按省份分类,用大王牌当教鞭,愣是把枯燥的行政区划课变成了"扑克地图"游戏。小家伙后来在班级地理竞赛拿了奖,老师还特意问我们要这套"教学工具"。

现代人旅行都爱发朋友圈,我倒觉得风景扑克是更浪漫的纪念方式。在西安回民街买的兵马俑扑克,在鼓浪屿淘的钢琴主题扑克,在漠河邮局盖过纪念邮戳的极光扑克...每副牌洗牌时的沙沙声,都在重播某段旅程的记忆。有次在老同学聚会时,我们用各地带回的扑克玩"景点接龙",出牌时要讲个对应的旅行故事,那晚的笑声比任何KTV都热闹。

如今虽然手机里存着上千张旅行照片,但我还是保持着买风景扑克的习惯。它们不像电子像素那样容易淹没在存储卡里,而是实实在在地摞在书架上,偶尔抽出一副把玩,那些青山绿水就顺着指尖流淌出来。下次你若在景区见到这种扑克,不妨买两副——一副留着打牌,另一副,就当作可以握在手里的诗与远方吧。

(小贴士:收藏风景扑克时注意牌盒上的出品编号,早期限量版现在已成文玩市场的抢手货。去年一套1998年的"世界遗产"主题扑克,在拍卖会上拍出了3800元高价呢!)

标签: 锦绣山河 纸牌 扑克牌 风景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