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行,不过是一场与自己久别重逢的仪式
2025-09-29 00:37:32 责编:www.leyougo.cc

旅行,不过是一场与自己久别重逢的仪式

旅行,不过是一场与自己久别重逢的仪式

清晨六点,闹钟响起时我正梦见自己在威尼斯的小巷里迷路。睁开眼,窗外是北京灰蒙蒙的天,手机里躺着三条未读的工作消息。我忽然想起抽屉深处那本积灰的护照,上次使用还是三年前去泰国出差。这三年,我们都被困在生活的循环里,像仓鼠在转轮上奔跑,却忘了最初为什么出发。

记得去年冬天某个加班的深夜,朋友圈突然被大学同学小林刷屏。照片里她站在冰岛的极光下,配文只有简单一句:"等了七年,终于见到你。"没有定位,没有攻略,就像在跟一位老友打招呼。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很久,忽然发现办公室的空调出风口结了冰花,在灯光下居然也有几分极光的模样。那一刻我突然明白,旅行从不是要去多远,而是要让心从日常中探出头来,重新看见世界的模样。

上个月终于请到年假,我选择了离家两小时车程的古北水镇。没有做攻略,只带了本书和相机。清晨的水雾还没散尽时,我坐在河边看当地老人用竹篮洗菜,水珠在朝阳里像碎钻般闪烁。民宿老板娘送来刚蒸的桂花糕,笑着说:"慢点吃,这里的时间比城里走得慢。"那天我走了两万步,却觉得比坐在办公室八小时还要轻松。原来旅行最动人的部分,从来不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,而在那些猝不及防撞进心里的细碎光景。

我认识一位退休的中学老师王阿姨,她的旅行方式很特别。每年生日那天,她会随机买张火车票,去一个从未去过的小站。在山西某个不知名的村庄,她帮留守老人收过玉米;在闽南的渔村,跟着渔民学会了修补渔网。她说:"这些地方没有景点,但每个陌生人的微笑都是五星级风景。"现在她的相册里全是与当地人的合影,背景往往是普通的院落、码头或田间地头。

现代人总把旅行弄得太复杂了。要网红打卡,要精修照片,要收集定位,却忘了最初我们出走,不过是想让疲惫的灵魂透口气。上周在小区门口遇见刚毕业的邻居小姑娘,她兴奋地说终于存够钱要去西藏。我问她最期待什么,她犹豫了半天说:"可能就是...能在布达拉宫前发个定位吧。"我突然很想告诉她,2015年我在纳木错见过最美的星空,但手机没信号,那张没发出去的照片至今还留在旧手机里,却成了我最珍贵的收藏。

或许我们该学会像孩子那样旅行。记得小时候春游前夜总会失眠,书包里装着妈妈煮的茶叶蛋和自制三明治。长大后我们住得起五星酒店,却再难有那种单纯的期待。朋友老陈最近带着六岁的儿子去郊外露营,孩子蹲在河边看蝌蚪看了整整一下午。回家后画了幅歪歪扭扭的画:蓝色是天空,绿色是草地,黑色是"会游泳的小逗号"。这大概是最本真的旅行记忆——不带目的,不问意义。

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"微旅行"的勇气。可能是提前两站下地铁步行回家,发现巷子深处新开了家旧书店;可能是周末搭早班公交去郊区菜市场,听小贩用方言吆喝"最后两斤便宜卖";也可能是像我现在做的,在加班后的深夜绕路去24小时营业的馄饨摊,热气腾腾的汤碗里,倒映着对面写字楼零星的灯光,恍若星辰。

三毛说过:"旅行真正的快乐不在于目的地,而在于它的过程。"下个月我又要续签护照了,这次决定在申请表"职业"一栏填上"生活旅行家"。毕竟,我们每天都在路过人间,每一刻都在经历风景。所谓旅行,不过是在平凡日子里,给自己一个重新爱上世界的机会——就像此刻,我推开窗户,五月的风正带着槐花香穿过城市,这是最动人的免签目的地。

标签: 久别重逢 不过是 仪式 旅行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