签了份全国旅游监管合同后,我的旅行彻底变了样
"这合同也太厚了吧!"我翻着刚收到的全国旅游监管合同,厚厚一沓纸在手里沉甸甸的。作为一个经常出游的上班族,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和"监管"这个词扯上关系。但自从去年在云南旅游被坑得够呛后,我决定好好研究下这份据说能保障游客权益的合同。
记得那天在旅行社,工作人员小张笑眯眯地递给我这份合同时,还特意强调:"王姐,这可是国家旅游局最新推的,有了它您出门旅游就踏实多了。"我将信将疑地接过来,心想不就是份合同嘛,能有多大用?没想到接下来的几次旅行,这份合同还真成了我的"护身符"。
上个月去海南,我就遇到了件闹心事儿。预定的海景房到了才发现是"侧海景",站在阳台上得把脖子伸得老长才能瞥见一线蓝。要是以前,我可能就自认倒霉了,但这次我直接掏出手机,翻到合同里"住宿标准明确条款"那页给前台看。前台经理一看就变了脸色,不到半小时就给我换到了正对大海的房间。后来我才知道,现在全国联网的旅游监管系统让这些违规操作无处遁形,酒店要是被投诉,轻则罚款重则摘星。
吃饭的问题以前也是我头疼的。跟团游十有八九会被带到那些又贵又难吃的"合作餐厅"。这次去西安前,我特意把合同里"餐饮消费自愿原则"那几条用荧光笔标了出来。果然,第二天导游又要带我们去某家餐馆,我直接把合同拿出来,委婉地说想自己找吃的。导游脸色变了变,居然没阻拦。后来我在回民街吃到了地道的羊肉泡馍,价格还不到团队餐的一半。同团的几个阿姨看我这样,也纷纷效仿,导游只能干瞪眼。
最让我意外的是购物环节的变化。以前旅游最怕的就是被关在购物点,不买东西不让走。这次在桂林,导游照例把我们带到一个玉器店,我正打算硬着头皮进去,突然想起合同里有"30分钟无条件离店"的规定。我试探性地问导游能不能不进去,没想到他爽快地答应了,还说:"现在查得严,我们也不敢强制。"后来听说,这家旅行社去年因为强制购物被罚了20万,现在学乖了。
飞机晚点这种事儿我也遇上了。从成都回来的航班延误了5个小时,要是以前只能自认倒霉。这次我翻出合同里的"延误补偿标准",直接去找航空公司柜台。工作人员一看我对条款这么熟悉,二话不说就安排了餐券和休息室,还承诺补偿200元。同机的几个乘客看我这样操作,也纷纷过来理论,最后大家都拿到了应得的补偿。
现在想想,这份全国旅游监管合同就像个"尚方宝剑",走到哪儿都有底气。以前总觉得维权麻烦,现在手机里存着合同电子版,遇到问题随时查。上周同事老李要去旅游,我还特意把合同里几个关键条款标出来发给他。他回来后连连道谢,说多亏这些条款,少花了不少冤枉钱。
说实话,刚开始看到这份合同时,我也觉得就是走个形式。但真正用起来才发现,它把旅游中可能遇到的坑都提前想到了。从住宿标准到餐饮安排,从购物点到交通延误,白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。现在出门旅游,我包里必备三样东西:身份证、手机,还有就是这份合同的复印件。
旅游本该是件开心的事,有了这份全国旅游监管合同保驾护航,我终于可以真正享受旅途,不用再提心吊胆地防这防那了。下次如果你也要出门,记得一定仔细看看这份合同,它可能比你的行李箱还重要呢!